-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高等教育需要政府加大开支吗? ——基于中国与OECD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比较    

姓名:

 于桐艾    

学科名称:

 财政学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名称:

 经济学学士    

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    

院系:

 财政金融学院    

专业:

 财政学    

第一导师姓名:

 马光荣    

完成日期:

 2016-05-09    

提交日期:

 2016-05-09    

中文关键词:

 高等教育 ; 政府投入 ; 成本分担 ; 绩效评估 ; 筹资模式    

外文关键词:

 Tertiary Education ; Government Expenditure ; Cost Sharing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 Financing Methods    

中文摘要: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输送的重要一环,对一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均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从中国高等教育政府投入出发,与OECD国家就经费规模与结构进行对比,发现高教经费仍有上升空间,且需进一步推动结构升级;在成本分担层面,OECD各国成本分担比例不一,相比之下,我国个体承担度高,资助体系有待完善,需要政府与社会更好整合资源,赋予高教多元化发展空间;在经费的使用方面,各国大多引入了绩效评价机制,处于初步阶段的我国应循序渐进推进,并进一步提升经费使用效率;在筹资方式上,本文对“美国模式”进行探讨,并试图从中找寻中国可以借鉴的未来道路。建立高等教育强国,在政府之外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助与参与,在理论、制度、资本等角度共同的推动与支持。

关键词:高等教育;政府投入;成本分担;绩效评估;筹资模式

外文摘要:

        Tertiary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high-level expertise deliver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 country’s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ECD countries on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finding the room for China’s growth and the nee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tructural upgrading. When it comes to the cost-sharing systems, the ratio of OECD varies, in contrast, individuals bears a high degree and the financial aid is remaining to improve, which requires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o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give tertiary education space for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In the use of funds, countries mostly introdu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where China is at an early stage and a gradual advance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funds is needed. On the financing modalitie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American Model” and tries to seek for a road to draw on in the future. To establish a power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ssistance and participation of the community aside the government is a request to jointly promote and support in the theory, system and capital perspective. 

Key Words:  Tertiary Education; Government Expenditure; Cost Shar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inancing Methods

总页码:

 27    

参考文献:

[1]黄杰,汪正忠,柏露,王盼玉. 基于教育回报率视角高学历热的统计考察[J]. 统计与决策,2016,01:113-115.

[2]段思凡,卢慧贤. 教育收益率的地区、性别差异:基于于CGSS2013的研究[J]. 创新科技,2015,11:59-63.

[3]刘泽云. 上大学是有价值的投资吗——中国高等教育回报率的长期变动(1988—2007)[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04:65-81+186.

[4]戴正宗 编译. OECD:高等教育各归其类财政扶持必不可少[N]. 中国财经报,2015-01-13005.

[5]沈文钦,王东芳. 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五大梯队与中国的战略抉择[J]. 高等教育研究,2014,01:1-10.

[6]刘红宇,马陆亭. OECD国家高等教育投入的典型模式[J]. 高等教育研究,2012,05:102-109.

[7]岳昌君. 高等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的国际比较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03:92-104+191.

[8]刘红宇,马陆亭.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趋势研究(1998-2008年)——基于我国高校经费统计和OECD教育指标分析的比较[J]. 中国高教研究,2011,05:10-14.

[9]秦福利.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J]. 江苏高教,2010,01:148-150.

[10]戴维·拉伯雷,周勇. 复杂结构造就的自主成长:美国高等教育崛起的原因[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3:24-39+188.

[11]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J]. 大学(学术版),2009,11:10-29.

[12]崔荣芳,杨海平.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制度探析[J]. 商业时代,2009,36:62-64.

[13]褚宏启.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重目标[J]. 教育研究,2008,06:7-13.

[14]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朱昌发.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国际比较[J]. 经济研究参考,2004,60:8-20.

[15]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课题组,王伟同,张妍彦,陈艳利. 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战略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2004,60:39-48.

[16]王善迈,袁连生,刘泽云. 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对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5-14.

[17]D.布鲁斯·约翰斯通,李红桃,沈红.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J]. 比较教育研究,2002,01:26-30.

[18]殷雅竹,李艺. 论教育绩效评价[J]. 电化教育研究,2002,09:20-24.

[19]范先佐,周文良. 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1:24-31+130.

[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 人民日报,2010-03-01005.

[21]刘正.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优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

[22]李好. 中美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

[23]严吉菲. 高等教育绩效拨款运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4]教育部. 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 北京: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4

开放日期:

 2016-05-10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