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题名: | 贪污贿赂罪量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判决书文本的全样本分析 |
| 姓名: | |
| 学科名称: | 法学类 - 法学 |
| 学科代码: | 030101K |
| 学生类型: | 学士 |
| 学位名称: | 法学学士 |
| 学校: | 中国人民大学 |
| 院系: | |
| 专业: | |
| 第一导师姓名: | |
| 完成日期: | 2019-05-09 |
| 提交日期: | 2019-05-10 |
| 中文关键词: | |
| 中文摘要: |
贪污贿赂罪的处罚对象往往具有一定权力和社会影响,影响量刑结果的因素不清晰,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通过对46063份贪污贿赂罪一审判决书的技术分析,发现被告年龄、受教育程度、指定管辖等因素对量刑结果存在显著影响,并提出了量刑预测的回归模型。研究过程中也发现,量刑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存在。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存在技术方法上的问题,法律实证研究需要迈向科学化。 |
| 外文摘要: |
The subject of corruption offence generally has a degree of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influence, and factors affecting sentencing are unclear, which is questioned by public. Through the technical analysis of 46,063 first-instance judgments on corruption, this passage finds that the age of defendant, the degree of education, the designation of jurisdiction and other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entencing, and proposes a regressive model for predicting sentencing result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irregular sentencing still exists. Some relevant studies also have problems in method, therefore the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needs leaping towards science. |
| 总页码: | 22 |
| 参考文献: |
[1]褚红丽,孙圣民,魏建. 异地审理和腐败惩罚:基于判决书的实证分析[J]. 清华法学,2018年第4期。 [2]褚红丽,孙圣民,魏建. 职务级别、法律制度设计与腐败惩罚扭曲[J]. 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3期。 [3]程金华. 迈向科学的法律实证研究[J]. 清华法学,2018年第4期。 [4]邓矜婷,张建悦. 计算法学:作为一种新的法学研究方法[J]. 法学,2019年第4期。 [5]左卫民. 迈向大数据法律研究[J]. 法学研究,2018年第4期。 [6]左卫民. 一场新的范式革命?——解读中国法律实证研究[J]. 清华法学,2017年第3期。 [7]马超,于晓红,何海波. 大数据分析:中国司法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报告[J]. 中国法律评论,2016 年第4期。 [8]白建军. 基于法官集体经验的量刑预测研究[J]. 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
| 开放日期: | 2019-05-10 |
| 主修/辅修: | 请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