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PM10、总有机污染物、PAHs研究 ——以中国人民大学东门采样点为例    

姓名:

 田川    

学科名称:

 环境科学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名称:

 理学学士    

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    

院系:

 环境学院    

专业:

 环境科学    

第一导师姓名:

 曾凡刚    

完成日期:

 2016-05-12    

提交日期:

 2016-05-12    

中文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外 大气气溶胶 PM10 总可溶有机质 多环芳烃     

中文摘要:

摘   要

 

本文针对北京市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选取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外中关村大街交通繁忙区的采样点为重点监测点,采集该监测点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4日即元旦假期及其前后共5天的大气颗粒物PM10样品,首先分析大气中PM10颗粒物的浓度值,然后采用GC-MS测定PM10中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污染物浓度。试图探讨元旦假期1月1-3日与放假前12月31日和放假后1月4日大气中PM10和多环芳烃的变化规律。

大气气溶胶样品即PM10颗粒物通过索氏抽提后,经旋转真空蒸发浓缩,恒重后进行了族组分测定和分离。抽提有机质共分为饱和烃族组分,芳香烃族组分,非烃族组分以及沥青质四部分。本实验利用GC—MS进行多环芳烃成分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合物,针对其中的芳香烃组分,利用16种多环芳烃(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的PAHs)混合标样对多环芳烃进行精确定量(利用这些已知浓度的标样对样品用外标法定量)。从而得到各种PAHs在大气中的浓度及其PAHs间的比例关系。经过剖析得出如下论断:

(1)元旦节假日前后,北京市空气PM10浓度较高。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外中关村大街大气PM10在元旦假期及前后5天分别达到149.12 μg/m3、210.23 μg/m3、297.23 μg/m3、291.40 μg/m3、42.56 μg/m3,超过我国华中、华东和华南城市的平均值,处于全国PM10污染的重点城市之列。

(2)通过对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外中关村大街旁边大气PM10中多环芳烃组分的分析,整体而言,多环芳烃中以4环和5环为主。

(3)气象因素导致有机污染物特别是多环芳烃减少起着重要的有时是绝对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靠天气来改善空气,但我们可利用天然天气降低人为污染,在有雾霾天气时,优先关闭具有释放有毒污染物(特别是释放PAHs和等致癌性和环境激素的污染物)的厂矿企业以及机动车限行,而不是对所有企业关停。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外;大气气溶胶;PM10;总可溶有机质;多环芳烃

总页码:

 29    

参考文献:

[1] 王孝萱,范占如,张宇撰,等. 兰州地区空气飘尘对人淋巴细胞SCE的诱发及DNA的损伤[J].环境科学学报,1989,9(3):352-354.

[2] 赵振华,全文熠,田德海.北京市冬季清扫马路工人尿中1-羟基芘的水平[J].环境科学,1991,12(6):83-87.

[3]蒋亨光,刘文娥,宋香中,等.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季节差异与日间变化规律[J].环境化学,1988,7(6):45-51.

[4]李志刚,周志华,李少艾,等.深圳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识别[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9):1409-1415.

[5]陈宗良. 北京大气气溶胶小颗粒的测量与解析[J]. 环境科学研究,1994,7(3):1-9

[6]邵敏,李金龙,唐笑炎.AMS方法在大气气溶胶来源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1996,16(2):32-39.

[7],盛国英,傅家谟,等.珠江三角洲气溶胶中间四联苯的检出及其环境意义初探[J].环境科学通报,1997,42(7):51-56.

[8]孙韧,朱坦,白志鹏. 大气颗粒物上多环芳烃的识别和源解析的进展[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10(3):41-46.

[9]藤仁惠,蔡英.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总烃[J]. 环境化学,1988,7(4):23-28.

[10]杜尧国,徐自力. GC及GC/MS分析大气中气象有机污染物[J]. 环境化学. 1991,10(1):33-38.

[11]钱兆春. 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距离权网格算法[J]. 中国环境科学,1992,12(4):312-315.

[12]唐孝炎等. 大气环境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3]张淑芳. 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存在状态及其采样装置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丛刊,1991,12(4):11-20

[14]戴乾图. 化学致癌剂及化学致癌机理的研究-多环芳烃致癌性能的定量分子轨道模型-“双区理论”[J]. 中国科学,1979(10):964-977.

开放日期:

 2016-05-13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