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农业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农阶层的社会心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姓名:

 车宗凯    

学科名称: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名称:

 法学学士    

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    

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导师姓名:

 辛逸    

完成日期:

 2019-05-22    

提交日期:

 2019-05-22    

中文关键词:

 中农 ; 合作化 ; 社会心理    

中文摘要:

研究历史主体的心理状况可以帮助理解和阐释人的社会主体作用,特殊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理变化为分析这一群体的行为逻辑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从社会心理的视角观察北京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前后的中农阶层心态变化,可以分析、解释中农阶层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为变迁。通过对来自北京市部分区县的档案分析,大致可以将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中农阶层的心态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因为现实利益与发财致富心理之间冲突而产生的不满足心态;二是同一时期不同群体横向对比而产生的不平衡心态;三是由于难以适应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产生的不适应心态。从这三种心态中,特别是政策的决策、执行过程与农民社会心理产生的互动,可以成为窥探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各项决策得失的窗口。

外文摘要:

Study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historical subjects can help us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role of human.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special groups in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s can provide a good way to analyze their behavioral log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observes the changes of the middle-peasant class's mental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climax of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Beijing, which can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behavioral changes of the middle-peasant class in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rchives from some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Beijing, we can roughly divide the mentality of the middle-peasant class into three aspect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The first is the dissatisfaction caused by the conflict between realistic interests and the psychology of getting rich; the second is the disequilibrium caused by the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groups in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third is the maladjustment caused by the difficulty of adapting to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From these three mentalities, especial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farmers' social psychology can be a window into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various decisions in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总页码:

 28    

参考文献:

[1] 沈志华.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301.

[2] 《彭真传》编写组.彭真年谱(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47,86-87,100-101.

[3] 马社香.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口述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4] 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52.

[5] 肖冬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2.

[6] 邓子恢.邓子恢自述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2.

[7] 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599.

[8]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5.

[9] 张乐天. 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

[10] 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344-345.

[11] 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和现实选择[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266.

[12] 杜润生.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95,456,459.

[13] 杨尚昆.杨尚昆日记(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44.

[14]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5.

[16]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58.

[17] 薛暮桥.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 [苏]普列汉诺夫,Г.В.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 195.

[19] 满永.难以适应的集体化——皖西北农业合作化中的“闹、退社”问题研究[J].安徽史学,2017(05):148-157.

[20] 李金娥.1956-1957年泰县农民退社风潮[J].档案与建设,2017(04):51-55.

[21] 张静.20世纪中期乡村地权变迁与中农心态和行为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7,37(02):131-141.

[22] 易棉阳,罗拥华.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民行为: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视角[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06):42-52.

[23] 姚广利.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的社会心理变迁及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6(02):117-122.

[24] 宋典.北京郊区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研究——以海淀区李墨林“四季青”合作社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04):77-80.

[25] 李飞龙.社会人、经济人与政治人:合作化运动中的乡村政治精英[J].现代哲学,2013(06):54-58.

[26] 宋传信. 毛泽东与北京农业合作化的加速完成[A]. 当代北京研究(2013年第4期)[C].北京:当代北京编辑部,2013:7.

[27] 常明明.主动上升与被动保持:土改后农民阶层的内部分化解析——以豫、鄂、湘、赣、粤五省为中心[J].中国农史,2013,32(03):114-122.

[28] 江业文.1953—1957年我国农民“闹粮”“闹退社”事件的深层原因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3):72-77.

[29] 张晓玲.从中农心态变化看土地改革时期中共中农政策的演变[J].广西社会科学,2012(10):99-102.

[30] 张晓玲.土改后新中农对生产资料占有和使用的历史考察——以鄂、湘、皖三省为例[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01):24-31.

[31] 辛逸,高洁.“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初期山西省委与长治老区的十个合作社[J].中共党史研究,2010(06):81-90.

[32] 张晓玲.新中农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心态探析(1952-1956)[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04):42-47.

[33] 吴毅,吴帆.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J].开放时代,2010(03):49-72.

[34] 王琪瑛.自治与变迁:农民政治心理嬗变的历史图像与反思[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05):108-112.

[35] 叶扬兵.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01):61-73+128.

[36] 黄道炫.盟友抑或潜在对手?——老区土地改革中的中农[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05):82-96+144.

[37] 彭庆军.继续革命时代中国农民政治心理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62-67.

[38] 卢晖临.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J].社会学研究,2006(06):147-164+245.

[39] 席富群.新中国建立前后党的“团结中农”政策的历史演变及经验教训[J].中共党史研究,2006(04):33-37.

[40] 李金铮.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06(04):76-94+4.

[41] 王瑞芳.新中农的崛起:土改后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动[J].史学月刊,2003(07):109-118.

[42] 黄金魁.农民社会心态与人民公社化运动[J].零陵学院学报,2003(04):80-83.

[43] 吴长清,蔡抗衡.作为统战对象的中农——评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03):53-55.

[44] 尹钛.合作组织的效率:1952—1957年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评价[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2(04):29-38.

[45] 刘贵福.高级社化后的“退社风波”及农村政策的调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01):105-108.

[46] 赵廷光.合作化时期富宁瑶族退社问题研究[J].学术探索,1999(06):27-32.

[47] 董国强.试论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若干失误[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86-93+114.

[48] 温锐,杨丽琼.社会心理与高潮迭起——试析农业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的原因[J].历史教学,1994(08):12-14.

[49] 张素华,边彦军,吴晓梅.杜润生谈毛泽东与农业合作化高潮[J].党史文汇,1994(03):24-28.

[50] 武力.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合作社经济效益剖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04):13-23.

[51] 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2(01):53-65+128.

[52] 苏少之.论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后的“两极分化”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03):1-17.

[53] 韩国华.农民的社会心态与经济行为[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9(02):36-39.

[54] 李昌寅.试析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对中农政策的变化[J].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04):33-38.

[55] 谭双泉.论我国合作化时期的富裕中农[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4):42-48.

[56] 马羽.试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必然性[J].社会科学研究,1981(05):3-7.

[5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428.

[58]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M].北京:中央档案出版社,2003:113.

[59]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第二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154.

[60] 《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编辑室.当代中国典型农业合作社史选编(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37.

[61] 《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北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北京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07-208.

[6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70.

[6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549.

[64] 黄道霞主编,《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176,256-257,259,385-388,408,430-431.

[6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89-390.

[66]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料(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15-16,25,276-277.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上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136.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上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700.

[69]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计划司.两年来的中国农村经济调查汇编 [M].上海:中华书局,1952:90.

[70] 羊坊店农业合作社大车队闹退社小集团(1957年11月10日)[M]. 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藏.档案号001-109-0098-042.

[71] 石景山区关于结合大辩论、整顿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草案)(1957年11月)[M]. 北京市石景山区档案馆藏.档案号0059-006-0226-001.

[72]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北京郊区农村合作化后的阶级情况(1957年8月30日)[M].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1-014-00381.

[73]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南苑区西红门乡曙光社最近阶级动态(1957年7月31日)[M]. 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1-014-00381.

[74]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办公室.各乡农业社退社户情况(1957年6月6日)[M]. 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藏.档案号001-109-0098-042.

[75]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办社几个事项的通知的意见(草稿)(1957年6月)[M]. 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藏.档案号001-1090-0205-004.

[76] 青年团石景山区关于目前青年不安心生产问题的报告(1956年9月10日)[M]. 北京市石景山区档案馆藏.档案号0059-006-0211.

[77] 长辛店镇农业生产合作社——56年退社情况报告(1957年4月13日)[M]. 北京市丰台区档案馆藏.档案号001-012-088.

[78] 西山乡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退社情况(1955年1月7日)[M]. 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藏.档案号001-107-0073-001.

[79] 五十年代衙门口村的拉马退社的风波(征求意见稿)(1988年3月)[M]. 北京市石景山区档案馆藏.档案号0057-003-0205.

[80] 本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 近郊五个区实现了完全社会主义合作化[N].北京日报,1956-1-12(1).

开放日期:

 2019-05-27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