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司马光砸缸”故事源流考    

姓名:

 蒲俊    

学科名称:

 历史学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名称:

 历史学学士    

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    

院系:

 历史学院    

专业:

 历史学    

第一导师姓名:

 邱靖嘉    

完成日期:

 2016-05-11    

提交日期:

 2016-05-11    

中文关键词:

 “司马光砸缸” ; 惠洪 ; 《冷斋夜话》 ; 史料源流    

外文关键词:

 "Sima Guang Breaking the Vat" ; Hui Hong ; Leng Zhai Ye Hua ; the origin of historical material    

中文摘要: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长期以来被列入中国小学教科书,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同时也是研究司马光生平所不能绕开的话题之一。但多数人因为其特殊的文学色彩和教育意义,忽视了其历史真实性。2015年8月23日,山东电视台《我是先生》节目中著名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向北大教授赵冬梅就“司马光砸缸”故事提出质疑,引起一番讨论。笔者查阅史料,发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源出宋惠洪《冷斋夜话》,而非普遍认为的《宋史·司马光传》。而《冷斋夜话》作者惠洪喜以诗文结交达官显贵,书中多有张冠李戴、伪造夸诞之事,受到后世抨击。惠洪又十分推崇司马光,故“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疑为其附会,后世史书只道其才智聪明、精神可贵,赋予其文学化和传奇化色彩,而未辨故事本身之真伪,使其得以长期流传。本文从史源学的角度,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追根溯源,指出其不实之处,并梳理出其在近现代流传和定名的大致脉络,以供读者了解和学者讨论。

外文摘要:

The story "Sima Guang Breaking the Vat" has long been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primary school textbooks, which is not only a modern familiar story, but also the topic who study of Sima Guang's life can’t bypass. Many people ignoring its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because of its unique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 and educational meaning. August 23, 2015, in a Shandong TV program "I’m a Teacher", the famous cultural relics collectors Ma Weidu questioned about the story "Sima Guang Breaking the Vat" to Zhao Dongmei, professor of Peking University, which caused some discussion. I looked up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finding that the story originated from Song dynasty Hui Hong’s "Leng Zhai Ye Hua" rather than widely believed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 ". The author Hui Hong liked making friends with officials of great power. His book has many mistakes and false exaggerated things, which were criticized by later people. Sima Guang were very respected by Hui Hong, so the story "Sima Guang Breaking the Vat" may be attached to him in Hui Hong’s purpose. History books in the late times only wrote about his splendid talents, valuable spiritual, att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and legend to it, without debat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story itself, by that the story was widely spread in long term. My article traced the story "Sima Guang Breaking the V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urce of history science, points out the inaccuracies, sort out the process of name changing, for readers to understand and academically discussed.

总页码:

 24    

参考文献:

一、 古籍

[1] [汉]许 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9年

[2] [汉]刘 珍:《东观汉记》,中华书局,1998年

[3]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4] [宋]惠 洪:《冷斋夜话》,陈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5]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6] [宋]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海: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

[8] [宋]苏 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

[9] [宋]王致远:《开禧德安守城录》,《续修四库全书》,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同治十一年孙氏诒善祠塾刻本影印原书

[10] [宋]释正受:《嘉泰普灯录》,影印《日本续藏经》,上海涵芬楼,1925年

[11] [宋]王 称:《东都事略》,《钦定四库全书》史部

[12] [宋]李 昉:《太平广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3] [宋]祝 穆:《古今事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4] [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15] [宋]佚 名:《锦绣万花谷》,《钦定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6]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17] [宋]吴 曾:《能改斋漫录》,中华书局,1960年

[18] [宋]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

[19] [宋]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袁州本,四部丛刊三编史部

[20]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21]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2] [元]脱脱等:《宋史》,上海:中华书局,1977年

[23] [元]刘敏中:《中庵集》,《钦定四库全书》集部

[24] [元]张光祖:《言行龟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25] [元]阮 元:《群书通要》,宛委别藏影写元至正本

[26] [明]马 峦:《司马光年谱》,冯惠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7] [明]孙承恩:《文简集》卷十二,《钦定四库全书》,1987年

[28] [清]陈弘谋:《司马文正公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29] [清]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冯惠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30] [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广陵书社,2004年

[31] [清]《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二、报刊

[1] 《申报》,1902年6月8日14版;1906年2月8日、2月12日、5月18日、5月29日、6月16日、6月28日、7月3日;1933年8月26日01版;1936年4月5日15版

[2] 《司马光击缸救儿说》,《敝帚千金》,1906年第20期

[3] 《东方杂志》,1917年14卷第5期

[4] 严培信:《司马光何故取石击缸》,《达德周刊》,1917年第22期

[5] 郭启泰:《司马光的儿时》,《儿童》,1925第13期

[6] 《天津儿童》画刊,1936年第12期

[7] 柳诒征:《司马光之精神生活》,《江苏教育》,1936年第9期

[8] 《人民日报》,1969年02月26日第4版

[9] 《中华读书报》,2013年7月10日14版

三、专著

[1] 孙毓修:《司马光》,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

[2] 章衣萍:《司马光》,上海儿童书局,1936年

[3] 顾奎相:《司马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4] 季 平:《司马光新论》,西南师范大学,1987年

[5] 宋衍申:《司马光传》,北京出版社,1990年

[6] 程应镠:《司马光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7] 尚恒元:《司马光轶事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8] 杨洪杰、吴麦黄:《司马光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9] 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 张伯伟编校:《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 陈自力:《释惠洪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2] 张春香主编:《司马光研究文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 周裕锴:《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编年总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14] 江 泓:《真妄之间——作为史传家的禅师惠洪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

[15] 赵冬梅:《司马光和他的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16]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编著:《金沙遗址考古发掘资料集(二)》,科学出版社,2014年

[17]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18]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年

四、期刊论文

[1] 胡昭曦:《司马光诞生地考》,《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2] 王佩瑶:《司马光故里考》,《晋阳学刊》,1986年第5期

[3] 李蜀蕾:《杭州白马庙巷南宋制药作坊遗址》,《杭州文博》,2007年第2期

[4] 查雪巾:《<冷斋夜话>版本考》,《古典文献研究》第15辑,2012年

[5] 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襄阳檀溪宋代壁画墓》,《文物》,2015年第2期

开放日期:

 2016-05-13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