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元、明汉语中句末“有”的 产生、发展和衰落    

姓名:

 赵昕    

学科名称: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汉语言    

学生类型:

 学士    

学位名称:

 文学学士    

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    

院系:

 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    

第一导师姓名:

 朱冠明    

完成日期:

 2019-05-15    

提交日期:

 2019-05-16    

奖项名称: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    

颁奖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获奖时间:

 2019    

中文关键词:

 元白话 ; 句末“有” ; 语言接触    

外文关键词:

 vernacular in Yuan Dynasty ; "you(有)"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 language contact    

中文摘要:

文章选取元、明时期蒙汉语料,对元代白话中句末“有”的消长过程进行了描写,并对“V有”式在不同文献中的用法差异给出一种解释:句末“有”起初对应于中古蒙古语的动词a-/bü-。中古蒙古语助动词a-/bü-构成的“V-+a-/bü-”式常用于描述过去事件,而该结构中动词a-/bü-本身却常用现在时形式。在直译体文献中,“V有”继承“V-+a-/bü-”式的功能,向专表过去发展;口语中,“V有”继承a-/bü-常用的现在时的功能,用于表现在,并同综合式现在将来时词尾-mu、-yu、-u建立联系,最终在明代的双语者的口语中获得了蒙古语现在将来时词尾表祈使语气的功能。文章还就句末“有”发展的规律和衰落的原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外文摘要: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you"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in Yuan and Ming Dynasty vernacular, and giv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difference in usage of "V you(有)" in different documents: the "you(有)"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originally corresponds to the verb a-/bu- in the middle ancient Mongolian. The "V-+a-/bü-" form of the auxiliary verb a-/bu-in Middle Mongolian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past events, while the verb a-/bu- itself in this structure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present form. In literal translation literature, "V You(有)" inherits the function of "V-+a-/bü-" and develops to the specific past; in spoken language, "V You(有)" inherits the function of the present form commonly used by a-/bü-, which is used to express and establish relations with the suffix -mu, -yu and-u of the comprehensive present and future tense. Finally, the function of the imperative mood of the present and future suffixes of Mongolian was acquired in the oral language of bilinguals in the Ming Dynasty. At the end, the article also expresses its own views on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ou(有)" at the end of sentences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decline.

总页码:

 33    

参考文献:

[1] 白·特木尔巴根.《蒙古秘史》文献版本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曹广顺、陈丹丹.元白话特殊语言现象再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编辑部.历史语言学研究 第7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08-123.

[3] 曹瑞炯.《原本老乞大》语法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4.

[4] 船田善之.蒙元时代公文制度初探——以蒙文直译体的形成与石刻上的公文为中心[A].齐木德道尔吉主编,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 第7辑(魏弥贤教授六十五寿辰纪念专集) [C].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125-137.

[5] 嘎日迪.中古蒙古语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6] 贾晞儒.蒙古语与汉语接触过程中的“有”的消长——元代白话句末“有”字谈起[J].西部蒙古论坛,2015,(01):61-69.

[7] 江蓝生.语言接触与元明时期的特殊判断句[A].林焘主编,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语言学论丛 第28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3-60.

[8] 李崇兴.《元典章·刑部》的语料价值[J].语言研究,2000,(3):83-87.

[9] 李崇兴.元代直译体公文的口语基础[J].语言研究,2001,(2):65-70.

[10] 李崇兴,祖生利.《元典章·刑部》语法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11] 李泰洙.古本《老乞大》的语助词“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77-80.

[12]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13] 李泰洙,江蓝生.《老乞大》语序研究[J].语言研究,2000,(3):71-82.

[14] 李伟.《蒙古秘史》及元代汉语中的“有”[D].上海: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5] 李伟.从元汉儿言语“有”的用法透视语言接触下的语言演变[J].语文研究,2009, (1):11-16.

[16]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7] 吕雅贤.《孝经直解》的语法特点[J].语文研究,1993,(3):1-6.

[18] 那顺乌日图.中世纪蒙古语a-、bü-及其演变[J].民族语文,1990,(4):49-56.

[19] 彭江江.《蒙古秘史》复合助词“有来”研究[J].现代语文,2015,(6):48-52.

[20] 饶尚宽.试论贯云石《孝经直解》的语言及其价值[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2):91-98.

[21] 山川英彦.元朝秘史総訳語法札記 (高橋義孝教授退官記念)[A].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67)[C].1976:63-79.

[22] 山川英彦. 余志鴻氏「<蒙古秘史>的特殊語法」を読みて[J].神戸外大論叢,1987,38(7):23-41.

[23] 山川英彦.「元朝秘史」の蒙古語動詞終止形語尾と対応する中国語訳との比較研究試探[J]. 神戸外大論叢,1989,40(5):1-18.

[24] 山川英彦.元代に見られる動詞"有"の特殊な用法[J].神戸外大論叢,1995,46(6):25-41.

[25] 石锓,董伟.元代几种白话文献中的陈述语气词[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6,(3):33-37.

[26] 孙锡信.《老乞大》《朴通事》中的一些语法现象[A].胡竹安.近代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93-306.

[27] 太田辰夫.漢児言語について——白話発達史に関する試論[J].神戸外大論叢,1954,5(2):1-29.

[28] 太田辰夫.《老乞大》的语言[A].[日]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M].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168-181.

[29] 乌云高娃.明四夷馆鞑靼馆及《华夷译语》鞑靼“来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0] 杨联陞.老乞大朴通事里的语法语汇[A].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庆祝赵元任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C].1957:197-209.

[31] 亦邻真.元代硬译公牍文体[A].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 第一辑[C].北京: 中华书局,1982:164-178.

[32] 余志鸿.《蒙古秘史》的特殊语法——论元代汉语的时体制[J].语言研究,1988,(01):29-41.

[33] 余志鸿.《蒙古秘史》总译本的时体标记和特殊句式[A].邹嘉彦,游汝杰.语言接触论集[C].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9-169.

[34] 遇笑容. 汉语语法史中的语言接触与语法变化[A].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汉语史学报 第4辑[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7-34.

[35] 竹越孝.蒙漢対訳文献における「有」の対応蒙古語[J].中国語学研究開篇,2000,(20):66-99.

[36] 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

[37] 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助词的特殊用法[J].中国语文,2002,(5):459-480.

[38] 祖生利.《元典章·刑部》直译体文字中的特殊语法现象[A].齐木德道尔吉主编,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 第7辑(魏弥贤教授六十五寿辰纪念专集)[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139-190.

[39] 祖生利.元代蒙古语同北方汉语语言接触的文献学考察[A].齐木德道尔吉主编,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 第8辑(特布信教授八十寿辰纪念专集)[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52-79.

[40] 祖生利.元代的蒙式汉语及其时体范畴的表达——以直译体文献的研究为中心[J].当代语言学,2007,9(01):1-13.

[41] 祖生利.试论元代的“汉儿言语”[A].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编辑部.历史语言学研究 第2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4-135.

开放日期:

 2019-05-16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